首页 » 港台剧 » 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三部
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三部

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三部

状态:全250集
类型:港台剧 
导演:内详
地区:
年代:0
主演:内详
剧情:展开
剧情:展开
剧情:几乎是很久以后只知道这个消息《外来媳妇本地郎》中的阿宗真的在剧中死亡了。关于回忆我2006年的时候已经知道他的扮演者郭昶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死亡了,他得了胃癌,而后在经历许久的治疗后还是被死神带走。当时几乎所有的广州的新闻媒体都在媒体报道过,那时候我也在广东,本剧是我学习听懂和使用粤语的活教材。我们是从电视新闻中看到的这个消息。我爸和我妈的脸色我现在还记得,先是惊讶而后是惋惜,惊讶于一个天才喜剧人的离世,惋惜他才不到50岁。生仔未必就是福该剧于2000年4月18日开拍,同年11月4日开始在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频道首播,每周更新四集,每集长度约为22分钟,至今仍在播出,是中国电视史上播出时间最久、播出集数最多的电视系列情景剧。《外》剧中有广东西关的四兄弟,康祈光、康祈宗、康祈耀、康祈祖。兄弟四人中,只有老二已经成婚,并育有一子,其他三兄弟早就到成家立业的年纪,却没娶媳妇。家里的两位老人为他们的婚事担心焦急,但他们对于媳妇的标准是不能是外地人。他们有着守旧本土主义的思维,对于外地人的难免心中排斥,何况他们居住在广州的西关,西关大屋是西关民居的典型代表,在当时是有钱商人的住宅,据老爷子讲,家中以前也是经营药材生意,家境不错。到他这一代,他自己做了一辈子的会计退休在家。虽已经不比当年,对待儿媳妇要求还是严苛,要求广州户口,家世清白,还要同声同气。对外省的人排斥充斥着2000年前后的已经较发达的地区,由于政策原因,广东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会承接周围省份的大量外来人员。我的父辈们也是在2000年前后来到这个南方省份的省会,他们被统称为农民工,他们进厂,摆摊,寻找一切可以致富的手段和路径。当然也有极小部分心术不正的人参与到了犯罪活动中。流动人口大的城市,治安不容乐观。这些自然成为外来打工者的记忆点,我想一定有不少留经或者长居广东的打工者看过本剧,用来学习粤语,连同本剧的人物,自然成了共有的记忆。历史的痕迹真实是其最有时代的印记的力度,在第一集中看到,康家的老人们对于外来者的态度,经济发展的时期,广州的治安由于人员流动,一度显得混乱,一个侧面的例子是广州火车站,巨大的人流使得管理成为一个问题,几乎每隔几年的打黑和火车站的整治行动成效虽有,但是巨大的混乱中的机会和对于财富的渴望驱使着人性中的某些东西在蠢蠢欲动。在电视剧中,我们能看到这种社会下的反向歧视,外地人羡慕本土土著的生活,而在那个时代下,即使是外地人也能找到机会实现超越,广州是当地的一座富矿。第一集的结尾,河南人在当时不被看得起,大嫂香兰被认为土,其实现在二十年过去了,对于河南的地域黑还是没改变。经济差距确实将地域黑显示的摆在桌面上,北上广的土著对于外来者的排斥是经济和政治的优越感。可以视作,在北京的皇城根下下长大的京城子弟,在上海是十里洋场的旧繁华熏陶下的石库门孩子,广州十三行富商后裔的共同回忆。不禁感叹,阿Q的先前阔,果然是民族的共性。两个当时的较发达地区的互瞧不起,相互歧视则是无比真实的说明,地域黑从来是都是有历史根源的,谁比较优越或者谁比较先进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本土人形成的保守文化使得文化圈的人都无一例外的歧视或者排外,大家都说上海的本地人对外歧视严重。在这中,外国媳妇或者女婿更是不可接受的事物,大家更多的是用眼光打量外国人,怀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的人并不少,放在现在,用来解释的现实的显然多得多,比如文化差异,沟通障碍反而都不是主要原因了。当然回归到电视剧,这种矛盾服务于对抗思想,兄弟四人娶得都是外来媳妇(潮汕地区不属于广州文化圈),最后是老人妥协。然后整部剧展现的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冲突的、并且在矛盾中的生活笑料。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本剧,许多真是的表述显得刺骨和容易引起骂战,因而到后期的剧本回避了现实矛盾,一个矛盾是,反应小市民气质和日常的生活情景剧脱离现实或者偏离揭露的主题,面对来势汹汹的短视频或者说新媒体,劣势下的电视台毫无防备,人才流失严重的它们贴近年轻人的话题,然而年轻人对于环境的变换或者择偶标准都不在封建。最后就是本剧在竞争中下滑和变得不好看,虽然不少观众认为该剧在变的拖沓和无趣,但二十年的日子走过来,支撑它走下去的更是多了一种情怀,因而看见日渐萎靡的康伯康婶,看到已经结婚的康天庥,看到新人物的登场和旧人物的退场,果然生活的戏剧在电视剧上,也是如此轻飘飘。打在棉花上的力度又被生活化解了,我补在看本剧,但我怀念那些日子和出现过的人,以及我笑过的那些时刻。康祈宗,一个喜剧人的生死课虽然这部剧的人物纷繁复杂,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二佬,阿宗。作为家族的四个兄弟,最有市井气息的角色就是二佬康祈宗了。他尖酸刻薄,追名逐利,有小市民的小聪明,也有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荒诞。诞生在他身上看到的笑料是自然碰撞的结果。几乎所有看过他表演的人都不会否认这个他真的是天赋演员。当2006年,他将这个角色和自己捆绑在一起的康祈宗一起带走的时候。这部千集电视连续剧的吸引力也大打折扣。搭档多年的“妻子”虎艳芬说,他在千集庆祝活动上躲在后台,复发的癌症让他几乎无法将自己的状态调整过来。那天本该是他自己的高光时刻,对待电视剧,对待演员的敬业,多年工作的成就在今天本该接受赞扬。但他无法接受一个状态不行的自己,他真的用自己的生命去诠释了这个角色 。有时候你甚至分辨不清楚这些朝夕相处的角色和演员有什么区别。对于的本地观众来说,二佬就是郭昶,郭昶就是二佬。郭昶的表演成功地将自己和广州人的印象绑定,本土人将之称为“广东周星驰”,而实际上他并不是广东人,而是东北汉子,1956年10月31日出生于辽宁沈阳,后随家人来到广州。郭昶父母于其幼时离婚。郭昶于1966年随母亲迁往广州定居,(李幼斌老师被郭昶怀疑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孪生兄弟,虽然最后求证后年龄不符)后来在广东开启自己的演艺之路。先是加入广州工人业余文工团,开始演艺生涯。后郭昶加入广东电台,在电台期间,郭昶曾担任儿童节目主持人等职位。广州作为当时改革开放的前沿,电视台的改革学习香港,珠江台绝对是当时国内的先锋电视台,有电视剧和电影的制作部门。郭昶最早是在电影中探寻自己的表演方式,他在几部电影中出现过,1984年《特殊情况》,正为一个小偷角色选择演员。广东省话剧院一位黄姓导演向当时担任《特》剧副导演的陆晓光推荐郭昶,指他“身材高瘦、样子有趣”,适合演出该角色。郭昶自此加入广东电视台的小品组。他的长相制约了他出演角色的类型,在九十年代初的几部自制的本土剧中有着出色的发挥。1986年,陆晓光推荐郭昶参演电视剧《万花筒》,是郭昶崭露头角之作。郭昶其后亦参演多出电视剧,如《宝贝老公娇娇妻》、《情满珠江》等。到92年,郭昶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参加演出,是首位代表广东省参演晚会的演员。郭昶与潘长江、黎舒兰合演小品《草台班子》,获得小品表演一等奖。当2000年,外来媳妇本地郎剧组开始招募演员时,导演组的一位导演说,在广州市演个体户就他(郭昶)最强了。所以他的离去才会让人觉得惊讶和惋惜。他会每周出现在周末电视台,他插科打诨,制造笑料。他自我评价:人又老,又黑又瘦,又鞋揪有一天他突然离去了,这种离去是没有预兆和给人时间来过渡。郭昶在自己的最后一刻有许多话要说,这些话没法说出来。据虎艳芬说,郭昶在离世前张着口,眼睛瞪着前方,就这样去了。他担心自己的女儿,这部剧,还有自己的妻子。这些都成了难以割舍的部分,也是他活着能享受到的人间乐趣。他的病床没有记者没提,周围是他自己的家人和外组的“家人”们。等待观众从广播和电视新闻得知消息的时候。无法不震惊,那时候还没微博,从接受采访的人群中,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康祈宗这个人物对于外组的重要性。郭昶生前也确实看好这部倾注心血的电视剧,郭昶曾预言收视率必定超逾四十点,若该预言成为事实,他便会裸跑。两个月后,《外》剧收视取得四十点,当同事要求他裸跑时,郭昶兑现承诺,脱衣,只剩下内裤围绕电视台跑一圈以作庆祝。因为癌症,他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休息了一段时间后,郭昶再次投入《外来媳妇本地郎》的拍摄。在镜头前龙精虎猛,镜头下他却常常是一副筋疲力尽的模样。尽管如此,郭昶还是不停地接工作,“只想在有生之年赚多点钱,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他说。 所以,当《来自天堂的祝福》中,背井离乡默默等待死亡的秘密被揭开,背负13年的“抛妻弃子”的骂名被摘。二嫂手捧丈夫阿宗的照片进行了长达数分钟的催泪告白,长大成人的儿子康天庥则表示会以阿宗为榜样,“做个好丈夫,当个好爸爸”。我真的哭了,结局有了,我也永远怀念这个脸黑的二佬,写给二佬,献给永远不死的喜剧人。贴一个二佬的纪念网址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630023858/http://www.gdtv.com.cn/column/guochang/index.asp收起
  • 吾乐云1
  • 吾乐云2
无需下载播放器即可快速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