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艺 » 我幻想中的家
我幻想中的家

我幻想中的家

状态:更新至20200818期
类型:综艺 
导演:SBS
地区:韩国
年代:2020
主演:我也要给这影片打分:很差较差还行推荐力荐推荐主演:朴美善曹世镐许龄智李胜润梁东根柳秀荣俞炫准我的FANTA家MyFantasyHouse
剧情:节目名称:MyFantasyHouse 韩文名..展开
剧情:节目名称:MyFantasyHouse 韩文名称:나의판타집 中文名称:MyFantasy 主播:韩国SBS电视台首播日期:2020年8月18日时间:北京时间(类型)每周二19:55真人秀主持人/主..展开
剧情:节目名称:MyFantasyHouse 韩文名称:나의판타집 中文名称:MyFantasy 主播:韩国SBS电视台首播日期:2020年8月18日时间:北京时间(类型)每周二19:55真人秀主持人/主持人角色:朴美-太阳、赵世浩、徐琳、李承允、杨东根、柳秀英、俞贤俊制作:梦境字幕组介绍:《我的梦想家园》是《房屋检查》梦想中的浪漫之家 演员《真人秀》《FANTA House Architect》监制朴美善冷静评价,引起共鸣,首次公开聘请SBS喜剧演员赵世浩担任SBS主播, 意识到“富贵归乡就是吹嘘自己的家乡”,他带着温暖的微笑和幽默感进行研究。

6月2日,《未来之家》主创来到清华大学举办了一场名为《拥抱,比拥有更为重要》的沙龙,微鲸科技项目发起人刘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雷建军教授、VICE中国创想计划主编陆冉、《未来之家》导演韩夏、主持人竹子、以及微鲸未来之家实体房屋改建的建筑师朵宁等参与其中,分享他们的心路历程。

《未来之家》的百度百科

未来之家:大城市小空间_VICE纪录片2017_腾讯视频来源: 腾讯

未来之家 (2017)8.62017 / 中国大陆 / 纪录片 / 韩夏 / 竹子 Mike Gao

学院宣传栏上的海报

黄金5点20,期待活动赶紧开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聚精会神看片的观众们

刘扬:大家好,我是来自微鲸科技的刘扬,也是“未来之家”项目的发起人,欢迎大家来这里一起看片、聊天。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未来之家”,这是我们微鲸去年发起的一个关于未来人类生活方式探索的实验项目,包括纪录片、房屋改建和以智能电视、微投、VR为终端的软硬件开发三个大的方面。

关于这部片子,我们现在请上几位之前跟大家介绍过的嘉宾和大家交流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雷建军教授、

VICE中国创想计划的主编陆冉、

《未来之家》的导演韩夏、

主持人竹子、

还有负责微鲸未来之家实体房屋改建的建筑师朵宁。他也是清华的校友,我们那个房子(包含wikihouse模块)是他在负责

其实我觉得在场的很多学生对雷老师很了解了,雷老师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十几年一直在推动独立纪录片的发展,同时我们也知道雷老师也很多成功商业纪录片的幕后推手,包括《喜马拉雅天梯》和去年爆红的《我在故宫修文物》雷老师都幕后很重要的推手。这部片子可能跟我刚才说的那两种类型都不太一样,所以雷老师您看完这部片子之后,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

雷老师:看完这三集的片子,我的感受是头两集是看西方人怎么作,闲得无聊,后一集看印度人民跟我一样,怎么为人民服务,所以我更喜欢后一集,说起来我们跟印度一样都是发展中国家,这是我刚才的一个总体印象。就是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做尾气净化的那个,其实很简单,国家都统一一个标准,把所有汽车的尾部都装上这个,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为什么到线在为止,不管印度还是中国,甚至欧洲的国家,也看不到这样一个东西。那你们在走的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这样,去像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这个对空气也好,对大家也好,也没有那么贵,那为什么(不普及)呢?也没有一个强制性的措施,让我们呼吸到更好地空气,让我们穿白衬衫都可以在北京溜达。

韩夏:雷老师的一个问题把握问住了。其实我们得到了一个答案。就是我现在比较肯定的是这个东西的造价比较高,这个物品的名字叫烟雾捕捉器,它的造价挺高的,因为它里面有些感应器如果说它黑烟出来就是特别准确的能够把空气跟水过滤出来的话,里面那个东西是不是就是留下来了粉末,就是现在没有做大范围的调研,所以这是我现在知道的一个比较准确的答案。至于背后有一些什么其他原因,我们可能要做更多研究。

竹子:我补充刚刚那个问题。记得当时我问过两个问题,我说这个事情这么好,为什么我们中国也不实行一下呢?他说那就有一些本人解决不了的因素,然后我就没有再多问了。他自己后来也有谈到说,如果试验成功的话,他当时说的是要在整个班加罗尔都给所有的车给装上,是有这个想法的。但是污染的问题,不是技术层面解决这么简单。

雷老师:我在想汽车在出场前就给按上这个,就相当于已经是个汽车的标配了,而不是我们消费者再去买这个东西装在我们自己的尾气排放管上。我只是这样想的。

全场爆满,坐都坐不下

刘扬:其实我们这个未来之家是vice和微鲸科技一块儿出品的,陆冉也是我在做这个项目最早见到的主创之一。大家开始聊这个想法时就非常一拍即合,本来在中国这个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平台非常少,所以陆冉你觉得创想计划带给了未来之家一些什么?

陆冉:创想计划是vice中国旗下一个艺术与文化平台,作为一个艺术文化平台,它其实一直有很强的这种技术的基因,我们之所以会关注技术是因为我们觉得它跟艺术一样是一种需要大家非常大胆的去创想的一种东西。比如说,未来是什么样子,它需要我们的想法去主导它,并不是在想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而是我们在想我们要把未来变成什么样。所以在我们的内容里面,在关注技术的层面的时候,并不只是关注这个技术的发展,而是更多的是关注这些有想法的人会怎么去利用这些技术去为我们做事情,无论是说解决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比如像印度那集那样,还是说去利用它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就好比想美国荷兰那一部分拍摄的。所以我觉得是因为创想计划一直在关注这些部分,所以微鲸科技跟我们聊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一拍即合,觉得这是一个我们双方都非常关注和愿意做的事情,接下来就有了未来之家。但是在拍摄《未来之家》的过程当中,因为我还记得最早我们跟韩夏见面讨论的时候,我们脑子还在想象的是那种特别炫酷的未来,就是说我们要找到一些最厉害的交互的科技、技术等,告诉我们的读者受众们,我们的世界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然后做了好多调研,一遍做调研一遍发现,这些东西他们好像不存在,而且有种感觉这些东西不会被发明出来,因为我们不需要这种东西就是我们还是需要一种让我们的生活自然的变得好的一种东西,而不是说一套特别高级炫酷的东西,我们人去适应它。等到韩夏、竹子他们去到现场、拍回这些素材,见到这些人之后,我们才对未来之家这个想法更加清晰了,就是说这个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像我在最开始在未来之家的预告片前言里面在想未来的时候,我会想到比如说先从现在的共享单车开始说,因为我们想到未来的时候脑子里都是一些科幻电影的画面,我们去上班,我们去坐一个飞天汽车,我们去一个特别炫酷的跑道,一下子给我们运到目的地,但实际上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发明这么多复杂的东西,而是一种重新利用网络,然后就用一个自行车,然后不用重新发明,然后它从一个新的经济结构上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所以这后来我们就想,未来并不是靠技术的发展而是我们怎么去运用它,然后这是未来之家带给我们的,让我们重新想到的。

刘扬:其实最开始在策划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是让我们觉得是很难进展下去的,后来思维真的是打开了,不要被局限在技术层面,而是回归到技术本身的一些东西,这样一下子就感觉这个计划推进起来了,不过我觉得推进起来之后,但是有很多具体的东西,如何找选题,如何搭建这个片子整个旅行,我觉得现在整个过程当中,跟这个片子纠缠最深最久的肯定是导演韩夏。我其实很好奇,在这个过程当中,不管是讲她感受到的变化的东西和那个点,就是在拍摄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一些这样的不同的认识?

活动主持人

韩夏:导演这部片子可能是我在工作之后做的最大也是最改变我自己的一件事。刚开始其实我是一个对科技比较感兴趣但是没弄得特别明白的一个人,我会觉得这个装置做的不错,这个未来的家格局不错,但是后来我在想说,如果我把它真正落实在一个5-6分钟之内的片子段落里面,观看的人能得到什么。看完以后,这个片子里灯光好炫,这个里面的人好聪明,谁把这个发明做出来,我觉得并不能让制作这个的人或者是观看者的人有些更深的,跟自己生活有关联的一些感受,那么我就在想说现在要找一些真正的跟生活相关联的人。真正跟生活相关的意思可能是,这是生活里各个方面,比如第一集里面,有做农场的人,做将来的一家吃的人,去改变狭小生活空间的人;第二集里有做未来体育形式的人,有去交动手能力的人;第三集里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尤其是冰岛那个设计师,她看起来没做什么,但是她其实在告诉你一件事情就是生活不用去特别复杂的过,也不用特别要去用把生活做成一个特别特别大的一个状态,所以在真正见到这些人或决定要去拍他们的瞬间,我就想说,其实他们都是一些生活家,我觉得这个词可能有点俗,大家可能觉得这个词随处可见,但是大家怎么去真正的生活,然后也把自己关于生活的概念,诉诸于现在的人类的改变和对未来的畅想中,我觉得是一件特别有力量的事情。

刘扬:刚开始我们没有这个计划,后来我们公司市场部的负责人因他去过很多次印度,强烈建议我们去一次印度拍摄。韩夏我们做过一次简短的交流,在45天的调研时间里她去片子所有的国家,她回来后对印度感受最深,你能把当时自己的那些想法分享一下吗?

韩夏:我想问一下在场的观众,如果要让你们现在一个人去印度的话,敢去的人举手。

(现场举手的人寥寥无几)

看见了么?我们队很多国家都一个刻板印象,比如我们说印度脏乱,强奸犯,对不对;觉得美国有钱,地大人希;觉得俄罗斯战斗民族。其实,这些国家是不是这样呢?反过来,一些外国人看中国怎么样,人多,随地吐痰,就这样的乱七八糟的事儿。

你对一个地方的了解,真的是要建立在研究和看一看的基础上的。我在印度感触非常深的一点是,他们所有的人都带着一个“小马达”,就是有的时候在中国大家觉得要是加班就累的要死,但是在印度就看到很多人,比如说我们今天晚上就是不睡觉我们要把这个东西做出来,他们身上有一个很强烈的想要创造的精神,因为我只去了班加罗尔,别的城市我不太知道,但是在这里我们真的见到了很多这样的人,所以我在想说这跟民族自豪感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系,它是一种发自于心底的一种,发自于愿望的一种东西,我觉得这个是值得我们中国年轻人去学习的,所以说,我非常推荐大家,如果有旅行的计划的话,不用特别的犹豫,去看看,然后再对这个地方做判断。

主创们正在分享

刘扬:我还记得你当时对我说,这次采访的印度人他们都是在美国名校比如MIT这些读书回来的,但是我们觉得可能对印度有这些刻板印象,他们其实并没有,其实还觉得说回国对他们而言不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是一定会回去的,其实当时这点对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韩夏:其实非常欣喜的发现了一个状况,我觉得现在身边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在增加。特别喜欢片子里的我们叫他墨水哥的那位,他有句话说,其实我们失去一种自信,中国过去几百年的时间里由于某些事情,失去了一种自信,是不是觉得我出国后必须留在那个国家才能代表我人生的一种目标的完满呢,其实我跟竹子,朵宁,我们都是从国外上过一段时间学然后回到中国来,然后我们有种特别强烈的好奇心,有种强烈的,我不敢把话说得那么大,我们太弱小,我们才疏学浅改变不了什么,但是我们想做的是去更多的探索一下我们自己的国家,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然后我们能去做点什么?当然我们比起片子里的那三个印度人,我们差了很多很多,但是我在想这个点放在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

刘扬:竹子我看你刚才播放影片的时候一直躲在后面看,你自己在看跟你在拍的时候觉得有差别吗?

竹子:刚才我跟你们一起看了一会儿,然后回到屋里就跟他们说,我主要是想看一下片子里面的一些笑点,然后他们问我说大家笑了吗?我说笑了笑了。哪儿笑了?就是Mike跳冰桶的那里都笑了。首先我想说这部片子给我带来感受最深的是,我可能不是像韩夏这样一个对科技那么感兴趣的人。他们当时跟我说的是,竹子我可能要去英国拍机器人做饭之类的,我说行你来我带你去玩儿,过了一周后他们跟我说,你有没有兴趣当我这个片子的主持人啊?我很吃惊:啊?我以为刚开始让我去只是跟她去看看机器人手,后来我才了解到,包括韩夏、vice创想计划、微鲸他们的用心在于他们去探讨这样一个带着科技感,可能是在坐有一些人不太感兴趣有一些日常不会主动去看的话题,但是他们却把这个话题把我和Mike我们这些看上去有些吊儿郎当的人结合到了一起,我们就好像是你们一样,我们带着你们很多双眼睛一起去看看这个世界,一起去感受:哇哦~原来这个东西这么好玩。不仅是我自己,而且是我们整个剧组人,相信来到这里面的每一个人,我相信你们的好奇心也被激发了。可能你们看完这个片子后,你们也想说像韩夏说的那样,去印度看一看,而最关键的是,我们打着去打听高科技的这么一个旗号和问题出发,但最后大家回到这里得到的一个总结就是:其实所有的科技都无外乎人心,我们并没有像电影里面演的那么的疯狂,有一天机器人会占领世界,甚至我们拿着这个有点傻的问题去问了很多采访者,但是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统一的,就是所有的创造都是基于人的需求,而人的需求很多,层面上都是情感需求。现在未来之家是播出到了第5集,你们可能慢慢看出来了,在进入尾声之后,随着美国炫酷的机器人播出完了,欧洲一些有意思的机器人也展示了,慢慢的我们开始落实到感情的一个基础上面,这个我们一开始做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想到,而最后落于整个点上,我们感到非常非常开心的。

主创们正在回答观众提问

刘扬:竹子,其实在社交媒体上关于片子跟粉丝的互动我其实每一条都会看,所以想问问你,有没有哪些评论对你比较有感触?

竹子:其实说实话,关于未来之家的每一条我都有看,从第一集开始,其实我也有一点点隐隐的担心,我跟大家说这个内容有点点太科普看不进去,包括可能后面转发数量没有第一集高,我还是会有点点伤心。评论里面我比较喜欢看到,有一类评论说谢谢竹子,谢谢有未来之家这个影片,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变得更强了。其实我觉得人活在世界上,我觉得就是活一个对世界的认知,就好像有一天你们都会长大,可能都会组建自己的家庭慢慢的稳定下来,然后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其实就是在缩小,缩小到可能就是以家单位,以你所生活的城市为单位这么一个范围内,我并不是觉得这样一件事情不好,这是所有的人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但是在我们尚有求知欲且有行动力的时候,我都希望大家可以付诸于行动,去带着自己的脑子,自己的身体去把自己放在未知的世界里,这样的我才觉得是真正的活了一遍。

刘扬:朵宁其实在做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本来我们想片子里也有朵老师,但是最后让朵老师做最重要的事情了。刚刚我说过,其实在白塔寺那边的房屋我们在改进。开始的初衷是想把在全世界看到的很多灵感包括一些创意,能在北京能有落地的地方,所以我们跟朵老师在聊,我们现在也在做,我们马上这个月就会有一个成果。刚才我看朵宁老师发了一个朋友圈,其实就是刚才片子播的,第四集里的wiki house就在清华在校园里有一个落地东西,这个其实算中国第一个wiki house的落地项目。我们在未来之家里其中一个模块也用的是这个项目。朵老师,您可否跟我们分享一下,其实当时在那个只有40平的户内空间和40平的户外空间,在做这个改进的时候,有一些什么样的理念?

朵宁:其实40多平,刚才韩夏说这是未来之家做的比较大的一个项目,其实我们是建筑师,这个项目是我有史以来,做过的最小的一个项目。最开始,完全是被忽悠了,就是找一个建筑师跟一个美女主持人环游世界,边设计边吹牛,然后还有访谈,就好比是男主持人,然后我就信了。最后完了就不找我做主持了,只让我盖房子,然后我也没接这个,你说我有什么理念?

这个房子的项目做的也挺清楚的,我还很尊重刘扬他们,按他们的想法,配合着视频做这样一个。然后就说北京的旧城在改造,我们 也在关注一些社会现实的问题,我们利用一些技术,最后我们采用的是刚才片子里英国老头盖房子的那套体系。我们希望现在完成一个旧房改造介入。如果是一个住宅楼公寓的内装的话,三个月吧盯得紧一点5个月完成了,这个胡同的项目,因为雾霾、一带一路峰会,因为北京今年开始整治胡同等等,我们经历了非常多的波折,现在还没有完成,马上就要完成了,我们工程师还要去现场,带着他们干。所以我觉得给微鲸,给整个项目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我觉得视频是你们的主要产品,房屋是你们的次要产品,这个附属产品的计划拖了很久,对我的损伤是本来我可以出镜的,但最后是哎你看北京的这个房子我改完了,然后采访我问我一些问题。

要说房子的理念呢,我觉得就是像刚刚说的,科技未来之家嘛,其实开始我们专心都在未来上,实际上应该关注在家庭身上,包括建筑师一直被人看做是艺术家或者设计师,讲究的是创新性,但在北京这个项目上,我们用的是英国的一套体系,或者说是在线的一套开源体系,如果能把设计这件事变成一个开源的事,让大家都能享受到,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民主化的事,这种民主化不是通过我这个设计有多好,而是通过一群人,一群机构做了一个制度上的创新实践,把设计变成一个网络上可以下载的东西,我觉得这件事儿挺好。

100年前,建筑师都在做新的城市,比如说盖大的好的房子,但是现在的创新,比如微博微信一样的,他把一些你们能干的事情交到你们手里去做。北京这个房子,本身设计没有特别创新的点,但是就是这点恰恰让我觉得是创新点,你把建筑师的角色后退一步,把你表达自己的欲望稍微收敛一点,然后把真正的劳动工具交到实用者用的人手里,我觉得这点说是我职业生涯,虽然是一个小的项目,但是我要控制自己的表达欲望,尝试跟世界上的,网络上的人进行合作,去完成一个项目,这种事儿以前很少发生,但是现在它发生了,这可能算是这个房子本身很有意思的点。

刘扬:其实大家看片子的时候也会注意到当时我们在采访的时候每个片尾都是有每个人的表述,我印象最深是片尾时每个人提纲挈领的表述,我其实也想问各位,你们怎么看未来,我摘取了四段,我感触比较深的,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个是《黑镜》的导演James Hawes说:“科技发展的速度建立在我们能够学习和吸收的基础上,它会自然达到一个制约与平衡的点。”我觉得这点很像刚才陆冉讲的,如果我们的科技超越了我们的生活,它的速度就会慢下来,科技应该是跟我们的生活是融洽的,这句话很打动我;另外的一个是冰岛的独立乐队:“如果我50岁的时候,听到我不理解的东西,我会相信,既然年轻人都理解喜欢,那这就是好的东西。”因为在座的很多可能都是90后、95后,这个冰岛乐队的成员也是这个年龄,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和他们一样来思考这个问题。第三句是wikihouse的创始人说的,它引用了这个英国诗人所说:“心怀期待的旅途比抵达更美好。同样的,我也在这样的旅途中,我能打保票说这个项目一定是对的吗?不能!但我能肯定这就是未来。这意义大吗?是的,我万分肯定!即使这个尝试是错误的,继续努力去寻找更好的办法,也是值得的。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不论做什么工作,或大或小,都会有相同的体会。继续努力永远都是最好的办法。第四句话是来自Anirudh Sharma Graviky Lab 创始人,他说,一千年前,印度人和中国人创造出了如此丰富的建筑和艺术,而过去四百年来,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很多事,让我们失去了信心,不再相信自己。人类是平等的,我们成长的环境和我们给予社会的信心,取决于我们的意愿。我认为这一切都在迅速发生变化,我们应该对自己做的事有信心。

其实他们都是在讲我们内心,我们的信仰。所以回到刚刚那个问题,你们认为未来是什么?

若有所思的观众

雷老师:对未来没有抱太大的希望,爱是什么是什么,这是我的想法,好坏照收,无所谓。我是一骨子里很虚无的这么一个(人),而且我特别想看那个房子,就是你们所说的未来之家。

陆冉:上面那四句话里,我感受最深的是冰岛独立乐队说的话,这样说的话,我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因为我对年轻人充满信心。因为我觉得对我们社会的年轻人从前更习惯听我们老一辈的人的经验,有经验就是最好最重要的事情,可能现在某一刻,年轻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思考去解决问题,然后他们可能经历过比他们年长的人因为年纪而鄙视他们的时候,他们经历过这些后,可能对下一代年轻人有更开放的态度,所以我觉得这样会形成一个很好地循环。

刘扬:补充一句,我不知道在场有谁看过韩夏之前的作品,《单身妈妈》《错位》,有多少位?我私底下跟韩夏交流过,这部片子有很强的韩夏的痕迹,这两部片子虽然题材不同,但是能看出来是韩夏的作品。

韩夏:首先我想感谢下马蒂,我们的制片人,开始很多方向上的东西都把握不好,一直是马蒂在帮我提建议和意见,包括处理后面好多很棘手问题,所以这部片子里面有很大一部分他的影子在;也要感谢所有在这部片子工作过的人,他们今天不在,我们的k,我们的剪辑,我们的两位摄影师,没有他们的话,就没有今天这个片子的效果。

我最近在看一个我很喜欢的美剧《硅谷》,里面的主人公叫Richard,他现在在做一个新的互联网,这个互联网就是用在手机上。大家都在说玩手机不好,但是信息的便利这么强大的话,将来这些年轻人创造出来的东西是我们想象不了的。我生在87年,物质相对贫乏的年代,现在创新的发展是我不能用想象这个词来形容的,好玩的东西出来了,我还是会用的。

竹子:现在我才知道这个问题有多难,这个问题(你觉得未来之家是什么样子的?)我问了一路,所有的嘉宾都被我问过。其实我觉得在未来之家的这个环境中,时间可以过得稍微慢一点,因为我自己感觉自从手机电脑的普及之后,所有的东西都有点超乎预想,我很喜欢科技给我们带来的种种便利,我们所有人都是受益者,但是我希望在未来孩子们或是人类可以还记得过去的旧时光里面种种慢时间里面留给我们的美好,也把这份感情带到未来里面去。

朵宁:我觉得这是媒体与建筑的一个很好的隐喻和对比。有文本就没有建筑,就建筑就没有文本。

我曾经跟片子里的英国诗人Lewis,wikihouse创始人一样很乌托邦,当时我在伦敦毕业的时候,我的年薪大概是3万英镑左右,在美国建筑师年薪大概4、5万美元,而IT专业一毕业就是10万美元,然后这个人拿着清单说,建筑师的薪水是全世界人均收入的5%,找个工资换成人民币也就30万左右,在北京也挺艰难的,但是在伦敦,物价水平高就不行了。那建筑师都是为谁服务?建筑师只是在给世界上0.001%的人服务,为什么他要做这个wiki house呢,我觉得这个人太牛了,他自己特别乌托邦;我自己经营一个公司,每年光是成本就上百万,我去英国跟他聊我们做wiki house的项目的时候,他们的团队都七零八落的,因为他们在伦敦待不下去了,要搬到离伦敦很远的郊区,到今年再联系就是:对不起周一到周三我要在别的公司,他们自己养活不了自己,他们要另外找工作来养活这个项目,所以我觉得他们很牛。所以我在推广这个项目的时候,在国内做商业项目,联系有经济实力的公司,感受到了伦敦、美国、香港生活真的很美好,但是钱有很重要的城市,他们能够凑齐人来做这个事儿,他们把这个事儿还做成了,我觉得他们很了不起。

观众1:现在都市生活如何理解家庭的意义?现在这个情况下,人待在家庭的意义又是什么?

雷老师:就是家庭有很多鸡毛蒜皮的事情,让你安顿下来,让你弄清楚什么事情最重要,毕竟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整体来说流动性更强,灵活性适应性更高。

竹子: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近两年来讲,我几乎每个月都在全世界旅行,其实一开始这件事情我做是很没有安全感的,我像很多女生一样向往一个很温暖很安定的家,我所有的物品都有地方放,我旅行回来所有的小物件都可以整理整理,然后招呼朋友来看看;但是我又是属于那种流浪性质的,属于去探索的状态,所以我并不觉得这个问题有答案,因为这个问题是我们会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人是群居动物,家这个属性会一直在我们生命中出现,但是家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这是一个社会学的问题,这次在未来之家中,我们没有探讨过太多人与家的这种社会学的关系,但是将来社会肯定是更包容的,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生活方式,只要你有一颗很坚强很坚定的内心。

陆冉:家在汉语里一方面可以代表这个很抽象的概念,一方面它可以代表房子,两者本来是比较结合的,但是在未来不可避免的家庭和房子会分的越来越远 ,就像片子中遇到的那样,可以做个wiki house,或者做一个共享的东西,或者一个很简易的东西,我们不用买一个特别大的房子让我一直住在这儿,这样我们可以很方便的随时换个城市开始新的生活,然后相对应的家庭的概念也会越来越松散,这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以前的人来说组建一个家庭,是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情,那今后每个人的自由化会更高,想要组建家庭的人依然可以组建家庭,但是它不会成为每个人必须要做的事情,然后在这种趋势上面,家庭这两个概念是朝着这两个趋势发展。

观众2:我是通过创享计划的公号了解到未来之家的,我也很喜欢旅行,计划是大学四年游遍中国,想问竹子,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竹子:其实我最近在看一本书,书作者讲的是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作者一直在一种旅行的状态,在寻找灵感,就像我刚刚拿起话筒说的那句话一样:其实有的时候就是人活着就是对世界的一个认知,旅行的过程就是亲自为你创造一手资源,你得到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来自于你看到的世界得到的答案,就好像在我年轻的时候我不太看自己以前写的文章,就是因为那时候的我还处于成长的过程,看的东西还不够多,我去的地方还不够多,我对自己所得到的答案是不坚定的,过了一段时间我有了新的答案,我觉得那个时候的我很幼稚,我觉得旅行带给我带给所有人带给你最大的意义就是我们通过脚步得到了一个答案,我终于得到了一个坐标,这个里面填满了答案,也学这个里面沉淀的答案,我死亡的那一刻我对世界仍然充满了满足感,而不是傻傻的活了一辈子而已。

观众3:看完纪录片后,我注意到每一集差不多是20分钟左右,每一集差不多3个人,每个人差不多是8分钟那样,能在8分钟把一个事物讲的非常清晰,至少观众看到后能命白这是在作什么,这是件很棒的事,其实我想问韩导,拍摄的过程是怎样的?详细介绍下可以吗?

刘扬:大部分我其实去了,我是知道这个中间的一些细节,这个片比其实是很高的,差不多1:20,甚至1:30。很多我们拍了1-2个小时,最后我们剪辑出来只有3-4分钟时间。

韩夏:其实前期的策划是一个团队的结果,我们会有不同的意见加入到脚本中来,我们选取一个实际拍摄最实际的办法。这次中间有很多地方都是很临时决定要去的,我觉得做片子尤其是做纪录片的同学来讲,故事片当然要有很完善的东西,但是做纪录片当然前期要做很多准备,但是不要害怕自己没有去过一个地方,没见过这些人,正是没有策划的这个部分反而是最有意思的,这些人很自然的反应当时的状况出现了什么,那个城市当天的天气如何,我们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场景,这些都是这个片子里的元素之一,只要用心观察。

我又回到我很喜欢的那个Andrews,他说你一定要观察你身边的世界,对于很多方面的艺术,美术写作、音乐、建筑,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来自于一个观察力的,只要你们放开眼睛,不要想说这样好害怕,拘在这儿,这里面有很多东西大概有百分之一半吧,都是当场发生的,我们的摄影师当时提醒我,有些细节可以注意到,可以发现大街上有趣的事情特别多。后期要感谢我们的陆伟老师,他特别细心,发现了很多好玩的元素。

刘扬:我观察到的韩夏其实在工作中很细心,而且好多时候我觉得差不多了,她还在一直改。

竹子:韩夏是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我觉得这个是一个纪录片导演身上特别应该具备的东西,很多问题都是扣到不能再扣了,我们已经大概进一个小时的问题了,韩夏说等一下,还有三个问题要问;然后问完,又说还有两个问题要问。所以说,这个是,你在片子里有不同的角度,总有一些是拍摄的时候想不到但是剪辑的时候发现的,那个时候就是很庆幸自己拍到了。而你之所以有这个心想到拍这个,就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观察力。

拥挤的会场

观众4:在拍摄过程中,最触动韩夏和竹子的点是什么?

韩夏:感触最深的点是我在拍这个片子之前,虽然没有太大的文化,但是去过几个国家,看过几个电影,看过几个作品,对这个世界有些浅薄的认知,但是拍完之后才感觉,这个世界太大了,就是有意思的人太多了,去创造和去改变的人太多了,未来就是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先去了解这个东西,如果说了解不够,在你们时间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去这些地方看看。一个地方在你真正去看之前,得到的对它的认识都是一面之词。

竹子:分享一个在班加罗尔的故事,到印度前一直是我们最担心的地方,刚下飞机时,别的地方接我们的是大车,印度接我们的是三台车,我们都傻了,我们想的是等下要男女一起坐,免得司机对我们做不轨的行为,整个行程结束后,我们真的是抱着整个印度设置组的大哥哭,就是觉得他们太可爱。这个就印证了我开始说的那句话,第一天走在班加罗尔的大街上,大概走了十分钟就立刻感觉要赶紧回去,因为大街上层次太多了:马车、牛车、驴车、出租车,自行车、板车、行人,在一边睡觉的,行走的等等,我在想这些人都好随意。我们采访的这三个人是从英国的高校回来,他们都有在国外工作的经验,但是他们盯着你的眼睛说,我们想都没想就回印度了美国的好是美国,可是只有回到印度这个地方才是他们真正的价值所在,听到这个话的时候,真的是结结实实打在我的心上,这是让我最感动的。

观众5:我不知道一个人的定义是服务于一个公司或是服务于一个大的集体更好?还是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最好?

刘扬:我也会面临你说的这种情况,但是我觉得这个要根据每个人的本身做一个综合判断,如果你在一个公司,其实这两者是可以统一的,这个事情是我们可以说服老板我们可以如何进行操作,出于对公司利益的考虑我们可以这样这样做,其实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挺复杂的。很多事情,即便做了之后,也会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个项目无论是片子还是其他的,无论对错,我觉得它还是对当下有意义的。这两者是可以统一的,就是看你怎么讲这个事情。

陆冉:我也很想做自己的事情,就我在我的公司已经工作三年了,但是我从来没有为哪个老板工作的感觉,因为我觉得我做的这些事就是我喜欢的,而且我发现我工作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没有那么大痛苦,我可以很好地分配时间,工作时间完成工作,其他的时间就是你自己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当像你说的真正为自己去做的时候,虽然我没有经历过,但是我猜你自己做这件事的时候,你的爱好你要为你想做的这件事情负责,承担责任,你要担心你要做的事情能不能让自己活得很好等等,这样的话就不是像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那样,这是两种不同的状态。你是什么样的性格就去做什么样的工作,不需要特别纠结,还是要建立在一个对自己的了解上。

韩夏:我觉得这次是我做商业片子创作自由度最大的一次,而且大家很平整的合作。

这句可能很老:就是这世界上一切都有两面性,你在公司工作完不成任务在家里哭,或者你在一个团队里完成了一个项目,你觉得个人价值得到了提升,个人价值得到了体现,我觉得这个,真的是两面性。我觉得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还有很多事可以做,你用这个时间想这些,不如干点事儿给自己也好给公司也好,也许在当时的状况中体会不出来,但是它一定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回报你。

竹子:我基本同意他们刚刚说的。我比较支持理性分析一个事物的过程,你就把这些事写下来,如果我自己做,到底有多少人能帮我,这些人在各行业的影响力是什么,我手里的资源有多少,无论是我在线上还是线下影响力有多少,我这个人性格如何,从小一个人完成一件事的概率有多大,然后综上分析,得出结果,这个阶段的自己更适合在公司做还是更适合自己单干。

观众6:竹子在拍摄过程中,你刚刚也说科技的东西不擅长,那遇到了比如不知道该如何往下接这个问题了,该怎么办?当兴趣变成职业的时候,会失去一个兴趣,怎么调节兴趣爱好和职业的关系?

竹子:基本上采访前是要做采访提纲的,当然在采访中提纲会发生变化,这个人思维很快把你的下一个问题都解答过了,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说,采访者的思维很跳跃,要改变问题来适应,总之你的大脑要飞速运转,这个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需要多读书,多看,多练,在问着问题的时候你可以想到下一个问题或者下两个问题是什么。包括科技类的问题也是一样,科技类的问题其实只是一个方面的东西而已,很多学科知识都是触类旁通的,我可以通过其他问题去引导他做回答。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喜欢,包括艺术家创作都是经历99%的痛苦最后获得1%的喜悦,所以说,这是问题的答案吧。

小鲸鱼也想住进《未来之家》

观众7:在选择这些采访对象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怎么考虑他们的布局以及怎么筛选出这些采访对象的?对家的定义是怎么样?

韩夏:大家平时生活中有困扰或者说有些考虑有些问题,往往不是说,这个家是什么样子的,而是把这个家支持起来的元素是什么样子的,就像我刚刚说的有多个方面,今天吃什么?新买的家居放哪里?放不下怎么办?我要交什么样的朋友?我是一个年轻人我将来要干什么?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在选择拍摄对象的时候,大家能看出来我们整个的片子的分割还是以地域来分割的,这个片子里包含了每个地方有一个大大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我们在出发先就已经80%-90%就确定好的,就要根据这个主题去找跟这个主题有相关或者有很多思考的相关话题,当然进入我们着list的人有很多,后来想说我们要找适合的人,他在讲一个很大的概念,一个很悬的东西,很有意思。大部分观众可能对这个概念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对家这个概念还会很感兴趣的,所以我们在看到这个片子的结果的时候,我们也会觉得,我们是跟这个人联系起来的。

家就是按照不违心的状态生活吧,家对于我来说就是你可以讨厌自己,愿意在这样一种状态中生活的生活方式。

《未来之家》,我们的家

收起
  • 吾乐云1
无需下载播放器即可快速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