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战争片 » 信使2009
信使2009

信使2009

状态:BD
类型:战争片 
导演:欧伦·穆弗曼
地区:美国
年代:2009
主演:本·福斯特,伍迪·哈里森,吉娜·马隆,萨曼莎·莫顿
剧情:威尔·蒙哥马利中士(本·福斯特饰)刚刚在伊拉克..展开
剧情:威尔·蒙哥马利中士(本·福斯特饰)刚刚在伊拉克执行任务后回到家中,尽管出院后与女友凯莉(耶娜·马龙饰)度过了愉快的一天,但两人最终还是分开了。由于他的服役期未满,威尔被调到“原因和伤亡通知”服役,在..展开
剧情:威尔·蒙哥马利中士(本·福斯特饰)刚刚在伊拉克执行任务后回到家中,尽管出院后与女友凯莉(耶娜·马龙饰)度过了愉快的一天,但两人最终还是分开了。由于他的服役期未满,威尔被调到“原因和伤亡通知”服役,在托尼·斯通上尉(伍迪·哈里森饰)手下服役。在伤亡通报任务中,威尔和托尼遭遇了各种情况,包括被感情用事的亲人殴打和虐待。在向奥利维亚·彼得森(萨曼莎·莫顿 饰次之后。 ,两人渐渐产生了好感。然而,托尼对威尔违反《受伤通知行为准则》的做法表示不满。一番争执之后,两人终于将心中压抑已久的深深痛苦表达了出来。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伍迪·哈里森)和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并获得金球奖最佳男配角(伍迪·哈里森)提名,并获得柏林电影节和平电影奖最佳原创奖最佳剧本银熊奖和最佳影片金熊奖提名。 © 豆瓣当影片进入尾声,蒙哥马利遁入了过往的回忆,他以极端平静地语气将自己的故事叙述完毕。这是一种令人迭声叹惋的叙述方式:没有哀伤,没有恸哭,只有自责。他近乎于麻木地怅惘在自己所回忆起的在战场上的每一个片段:轰鸣的枪炮声、战友与敌人的哀号声混杂在一起、爆裂了的尸体碎块拍打在身上的感觉以及那无时不刻不萦绕在心中的单纯的恐惧。在侧光中,他的半边脸始终湮没在黑暗里,像是拥有两重含义的灵魂,那一半一直被遮掩、压抑着。当斯通问他道:“你为什么没跳下去?”蒙哥马利顿了顿说,“太阳升起来了!”一阵缄默不语过后,蒙哥马利又戏谑般地重复了一遍:“太阳升起来了!”他扬起的嘴角挂着一丝残酷的、压抑着痛苦的微笑,却让他的内心似瞬间被扫清了一切云遮雾障,澄澈地像是一弯清水,荡漾着一诉衷肠后的洒脱。那是一种近乎于血腥的残忍解脱方式,赤裸裸地扒开自己的伤口,用高温的圣水灼烧着心底那片最柔软的地方。
在他所看来,那圈冠之以“英雄”称谓的光晕早已暗淡,甚至在他眼中从未就存在过。不错!一个不慎将受伤的战友搁置在土炸弹上的士兵有足够的理由自我谴责、自我惩罚:满目疮痍的一片焦土上还留有战友的碎尸块,而他却在温暖的房间里吃着炸鸡、喝着啤酒?就像他自己的话那样:“一切看上去都是灰色。。。护士、鲜花和血”,他早就将自己内心的那道帘幕拉下,藏掖着那个秘密,保留着他微不足道的自尊,赎着自己注定会背负一生的罪过。
蒙哥马利和斯通:他们手执着这些通往天堂的护照,送交到阵亡将士亲人们的手中,盖上了戳,又送还到了上帝手中。那些护照挂满了人们的泪痕,看得见的晶莹剔透,看不见的一并融入了在内心泛起阵阵涟漪的深邃湖水,渐渐地隐去了光泽,只留下暗淡和冷漠。
两个军人,截然不同的性格。蒙哥马利沉着冷静,眼神忧郁,有时也像有一团薄薄的雾气包围在他周身,让人无法洞穿他的实质;斯通则不然,举止粗鄙,爱开玩笑,老是摆着一副长官的臭架子,不过对这份工作的本质也了解的比较透彻。“伤亡通知组”---显然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岗位,他们被家属抽过耳光,被吐过口水,也被家属狠狠地握过手;他们只能不受一丝感情影响地诵读完所谓的“官方辞令”,甚至一些词语都必须固定不变;他们不能表达自己对于阵亡将士家属的安慰,不能表现出一丝同情,更不能拥抱家属。他们是信使,却没人会喜欢他们;无论他们去了哪一户人家,就意味着那户家庭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灾难;几乎所有结局,都是他们灰头土脸地回到车上,身后传来一阵撕心裂肺、悲恸万分的嚎哭。
战争之神就像是一只巨大的乌贼,触脚伸向四面八方,从前线到后方,无时不刻不影响着形形色色人们的生活。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化的武器造成的破坏力愈加强大。动辄士兵们便身首异处,尸骨无存。当盖着星条旗的棺木被缓缓地抬入墓冢;当阵亡将士的家人们一身黑衣,满脸泪痕;当成排的子弹被射到空中,爆破的声响穿透云霄,似一声声悲戚的绝唱,我们能看到的只是美利坚合众国—这个身材魁梧、健硕的巨人背过身去,低垂着自己的双手,用悲悯的声调默唱着“安魂曲”。在极度的绝望和压抑之下,它感到进退维谷,难以取舍。国民的哭诉、媒体的口诛笔伐以及盟友的犹豫踌躇都让局势变得扑朔迷离起来,看似占优的走向却因太多的不可控因素累计叠加起来,使得迈向胜利变得举步维艰。然而,它似乎还在犹豫,踏进泥沼的一只脚已然深深地陷入,另一只还在岸边踯躅不前。直到陷入绝境的那只脚不得不强行被拔出,如若不然,整个身躯都将被湮没。可能在提起那一刹那,用尽了全身力气;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脚上的那只鞋会被弄丢;可能那只脚早已被泡得浮肿不堪,万幸的是,它的身体还是得以了全部保全。鞋、脚气、伤疤等等一切都会一如原来那样被拥有或摒弃,它重回容光焕发那一刻指日可待。
然而,事实真是这样的么?对于那些被瞬间扯碎了的家庭,他们丢失的难道只是鞋子?难道只得了脚气?多了几道拿邦迪贴上便能遮蔽住得伤口?那些失去儿子的父母、失去爸爸的孩子、失去丈夫的妻子难道只能在一纸模式化的“伤亡通知”中寻回逝去者的音容相貌、笑语嫣然?在他们的余生中,这个曾经给予欢笑和希望的灵魂难道会被封存在记忆的最深处,不再开启?当逝者的孩子长大,母亲该如何向他介绍自己的父亲?英雄么?她会不会假装在嘴角挂出一丝充满凉意的微笑,然后却在内心深处纠结,撕扯着自己的记忆,努力告诉自己这样欺骗孩子是不需要有负罪感的?她会不会几乎每晚都在梦中牵手那个既爱又恨的丈夫,留恋他的曼妙香吻,却一觉醒来抓住背子一角埋头哽咽不语在冰冷的双人床头?
战争,伤不起的永远是自己人。美国大兵、塔利班、卡扎菲政府军、利比亚反对派、斯里兰卡猛虎解放组织等等等等,每个生命的逝去就彻底破灭了一个家庭的希望。从这种意义上而言,所有类似于“大胜”、“大捷”之类冠冕堂皇之语都是极端可耻的:个体生命的唯一性难道不能超越一场哪怕是关乎国家存亡的战争的口碑?
个人观点,从古至今,没有一场不死人的战争;于是乎便能得出结论:从古至今,没有一场战争存在胜利者。看上去胜利的一方,总是被划上了更多的伤疤,在上帝面前,他也就成了最大的输家。收起